学院简介2025 |
机械与资源工程学院前身为1998年广西大学梧州分校机械系,是我校最早创建的工科院系,1998年成立机械专科专业。2007年成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2014成立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资源再利用学院合并办学,开展机械和化工类本科教育。2021年设立机械与资源工程学院,先后开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林产化工、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8个专业。 机械与资源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7)、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17)、机械电子工程(2018)、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2018)、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023)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广西特色专业、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广西本科专业评估4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分别于2022、2023年顺利通过新专业评估。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为广西重点学科,资源与环境学科为学校硕士学位建设点。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职工共117人,专任教师89人,师生比为1:24。其中具有正高职称9人,占教师总数的10.11%,副高职称28人,占教师总数的31.46%,中级及以下职称52人,占教师总数的58.42%。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80人,占教师总数的89.88%,具有博士学位49人,占教师总数的55.05%。学院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为兼职/客座教授27人。 学院现有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实践训练中心2个。现有实验、实践平台面积6494㎡,设备总额4158万元。校企共建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9个,其中自治区级实践基地1个。 学院拥有广西六堡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机电控制与快速成型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拥有梧州市珠宝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梧州市冶金机械人才小高地、梧州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梧州市风光能源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梧州市再生塑料颗粒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市级科研平台。学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六堡茶数智化初制生产线,助推广西六堡茶数智化加工的科技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OBE教育教学理念,践行“产教融合、实基重能、学训嵌融、赛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体系、三主体、五节点”阶梯式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强化“融入梧州、立足两广、面向全国”的服务导向,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级教学改革课题50余项,其中省级课题1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近三年获得自治区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27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6项;获得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11项,省赛特等奖10项,一等奖21项,二等奖99项,三等奖437项。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好,社会满意度高。学院现在校本科生1988人、专升本137人。 学院人才培养国际化不断走实走深,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积极拓展生源渠道,发展留学生教育,构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留学生培养体系,扎实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国际合作共建专业,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已建立了一批全英文授课课程群。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自2016年开始,面向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开展本科学历生国际教育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2020和2022两届国际留学生培养,目前在读留学生32人。 |